1955年,王近山年届四十,已被授予中将军衔,实在称得上是英俊有为。以他的年龄和成就来看,前途一片光明。然而,由于他未能妥善处理私人事务,造成了负面影响,最终被严肃处理,遭受“明正典刑”的处罚。
王近山的境遇骤然急转直下。他首先被撤销大军区副司令的职务,紧接着从中将降至大校,最后被安置到了河南西华县的一处农场担任副场长。三重处罚之下,王近山如同跌入了人生的低谷,前景黯淡无光。
在王近山落难时,很多昔日的战友和下属都对他敬而远之,生怕卷入他的麻烦之中,唯有少数老战友,如许世友,还记得曾经的情谊。在王近山最为艰难的时刻,许世友为他竭尽所能,做了三件事,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王近山的面子,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深厚的战友情谊。
1969年,许世友为王近山力言相助,表明愿意接纳王近山到南京军区工作。正因为有了许世友的情谊和“担保”,王近山得以重返军队,并被任命为南京军区的副参谋长,这对王近山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然而,尽管他已回归军队,身上的处分仍在,加之当时环境的敏感,很多人对王近山依旧避而远之,以至于王近山抵达南京军区时,迎接他的仅有两位老部下。
展开剩余63%王近山是二野的传奇猛将,他的许多老部下在南京军区都有职位。得知王近山被任命的消息后,时任第27军军长的尤太忠立即联系战友们一起去车站迎接他,然而众多战友却因担心受牵连而不情愿前往。尤太忠个性直爽,当即在电话中对其他人发怒,质问道:“你们不去的话,我自己去!”这一怒言也从侧面反映出王近山当时的不幸境地。最终,只有尤太忠和肖永银两人孤零零地前往车站迎接王近山,场面显得格外冷清。
尽管如此,王近山对此心怀感激,他对两位前来迎接的老部下说道:“工作那么忙,真不该来!”在经历了风雨洗礼之后,王近山其实是在为战友们的安危而担忧。尤太忠则上前握住了王近山的手,真诚地说道:“老司令,这些年你过得可不容易!”
王近山抵达南京军区后,受到了许世友极其热情的款待。许世友主动腾出自己居住的房子,让王近山入住,这不仅提升了王近山在军区的地位,也方便他把几个孩子接来一起生活。后来当许世友调往广州军区时,仍旧时常牵挂王近山在南京的生活状况。
然而,1978年5月10日,63岁的王近山在南京不幸去世。许世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悲痛,于是他决定为王近山做第三件事。许世友与其他老战友们都希望王近山的葬礼能够规格稍高一些,于是他向上级申请将王近山的葬礼按照大军区的级别进行办理,并为王近山追加了职务。尽管邓小平得知此请求后批评道:“瞎搞”,但最终的安排是给予他“南京军区顾问”的称号。
这样一来,两全其美,既不违背事实,又能提高王近山的葬礼规格。在许世友的不懈努力下,王近山的葬礼最终得以以大军区级别举行。通过这一切,许世友用他独特的方式维护了老战友王近山的尊严。能拥有这样的战友情义,是王近山一生的幸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-配资查股网-配资开户平台找加杠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